查看原文
其他

【师大名家】朱德发: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常青树”

李宗刚 山东师大报社
2024-09-09

 (朱德发先生)

      朱德发(1934-2018),山东蓬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五四文学研究专家和开创者。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著名学者、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曾任山师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重点学科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带头人和负责人。曾任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山东省茅盾研究会会长、山东省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等职务。1988年和1996年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3年荣获国家教育部“中国首届百名高校教学名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朱德发的学术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其开始进行学术研究到1980年代末期为第一个阶段;1990年代到2003年为第二个阶段;2003年到2018年为第三个阶段。


从小学讲台到大学讲坛


      1934年,朱德发出生在山东蓬莱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里。这里的地域文化独特而深厚,那些自古流传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滋润着他那颗套缚着人生重轭的心,使其在土地之外幻想着那个“八仙过海”的美妙境界,渴求在“各显神通”中实现自我价值。

       

      朱德发有幸在动荡的年代、艰苦的岁月中读完小学,于1951年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任教期间,他凭着一股不甘人后的犟劲,硬是在较短的时间里修完中师的课程,成为业务骨干。他先是任该小学教导主任,继而又任校长,后到县教育局教研室任教研员。得益于丰富文化的滋养与现实生活的历练,朱德发完成了自己原初性格的铸造:开阔的胸怀、浪漫的气质、豪放的性格和激荡的生命热情。

      

      1960年,朱德发以调干生身份考入曲阜师范学院。在其就读的4年里,他在知识海洋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并逐步把兴趣定位于中国现代文学。毕业后,他因成绩优异而被选派到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

     

      “文革”结束后,朱德发以炽烈的激情、蓬勃的生命力,拥抱着风和日丽的春天。此时,朱德发一直与家人分居两地。在完全属于自己的那间斗室里,他为了探寻现代文学历史的本来面目,闭门谢客,逐浪于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白天,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他整日泡在图书馆、阅览室里,查阅发黄的历史资料;晚上,便将自己反锁在房内,认真研读,直到深夜。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他不仅改写了自己过去的全部讲稿,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迎接学术的春天而作了充分的精神和知识上的准备。

    

      在充分积累和潜心研读的基础上,朱德发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潜心于五四文学研究。他以《五四文学初探》(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一时成为五四文学研究领域执牛耳的风云人物。此后,朱德发出版的具有影响力的著作有:《茅盾前期文学思想散论》(朱德发、阿岩、翟德耀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该成果于1986年1月获1983-1985年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冯光廉、朱德发、查国华、姚健、韩之友、蒋心焕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该成果于1986年1月获1983-1985年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五四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朱德发、蒋心焕、陈振国主编,明天出版社1989年版。该成果于1991年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作为具有独立追求的思想者,朱德发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吸纳了现代文化,逐渐地涵养了学术研究上的启蒙情怀。他从事学术研究并不是一味地读死书、死读书,而是将其作为个人思想的外化形式,这使他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追求的学者。朱德发的思想得益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并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体系,那就是以人道主义为本位、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以实事求是为旨归、以现实问题为鹄的的思想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朱德发之所以能够顺应时代思想解放之大潮,在五四文学研究上有所突破,就是因其受到了这种思想的驱动。其早期撰写的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如《五四文学初探》《茅盾前期文学思想散论》,对五四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原则、重要学术命题和著名历史人物,率先作出了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与研究,领学界创新风气之先,开辟了中国五四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崭新局面。对此,学者孙昌熙、魏建联袂撰文,认为这是“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收获”“其要旨在于解决五四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重点和疑点问题”,而“该书的主要价值,正在于它对这些重点和疑点的突破”。这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思想,曾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也曾一度受到某些质疑,而历史的实践证明,朱德发正是据此参与并引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成为历史发展链条中无法被忽视的重要人物。

       

      朱德发的学术研究最早从五四文学研究实现自我突破,后逐渐拓展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完成的《五四文学初探》《茅盾前期文学思想散论》,为其撰写五四文学史奠定了基础。1982年,经田仲济先生许可,他开始修订蓝海(田仲济)早在1947年出版的《中国抗战文艺史》。领受这一重要任务之后,朱德发夜以继日地工作,“全部增订稿很快地出来了”。他将8万字的原著修订、扩写到33万字。对此,田仲济先生认为,1984年出版的《中国抗战文艺史》“是两人共同的东西了,这个劳动是应该感谢的”。朱德发“代改”后的书稿,更是深得田仲济先生赞赏:“以本人的新观点充实他人的旧的观点,这是极为奇妙的、极为得人心的,也是最适宜的办法,不能不说这是妙笔。”而这次“代改”,也为他撰写《中国五四文学史》作了很好的预演。

       

      朱德发于1986年出版的《中国五四文学史》是关于五四文学的第一部断代史。该书出版后被学术界认为是“五四文学研究的新成果,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新的突破”。即便时过境迁,该书也依然被同行认为“通过大量原始史料的搜集、发掘、整理,运用历时性与共时性双向考察的研究方式,探讨了五四文学运动的来龙去脉与演变轨迹,宏观视野开阔,微观考察精微,使得新时期第一部断代史的问世便起点较高,引人注目”。该书的出版为朱德发赢得了广泛的学术声誉,也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作为一个“真学者”和文学史家的显赫地位。这一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先于1988年2月获得了1985-1987年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后于1995年12月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此外,朱德发等人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还于1989年12月获1987-1988年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其撰写的《论茅盾“五卅”前后的无产阶级文学观》于1984年9月获1981-1983年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由此受到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和好评。

       

      这一阶段,朱德发的学术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国内文学研究的重要期刊上,其中有刊发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刊物《文学评论》上的《文学研究会“为人生”文学观的基本特征》(1984年第6期)。此外,他还在《文学评论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学术影响力的论文。

       

      学术之舟开始扬帆远航。朱德发不仅继续着自己的学术研究,不断实现着自我超越,成为本学科同龄人中最早晋升教授的学者,同时也为整个学科的提升和发展殚精竭虑,并于1987年成为山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带头人。


寻灯“五四”  著作等身

      

      20世纪90年代后,朱德发的学术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的关注思想研究向兼顾文学本体研究和文学主体研究转型。其代表性的成果是在《文学评论》上发表的《评判与建构——新文学史研究主体思维的沉思》(1993年第1期)、《新文学流派研究的社会学方法》(1996年第4期)、《中国文学:由古典走向现代》(1997年第5期。该成果于1998年获得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以及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五四文学文体新论》(与张光芒合撰,1999年第5期。该成果于2000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论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2002年第6期。该成果于2004年3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文章。

      

      20世纪90年代,朱德发先后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有:《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朱德发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1990年版。该成果于1992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爱河溯舟——中国情爱文学史论》(朱德发、谭贻楚、张清华著,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该成果于1992年获山东省文艺评论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该成果于1994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于1998年12月获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山水诗论稿》(朱德发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版。该成果于1996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五四文学新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该成果于1998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在专家看来,《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课题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门元学科的诞生,因为我们从书中读出了一门学科的容量、价值和逻辑体系。它结束了以往对这一课题的局部研究阶段而上升到整体研究阶段,结束了以往那种现象评论而上升为历史科学”。而《爱河溯舟——中国情爱文学史论》这部近40万字的著作,以历史的、文化的、哲学的、伦理的、民俗的、心理的诸多视角,对中国文学从远古到当代的几千年历史发展中的情爱现象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评述。该专著被认为“首次疏通了三千年爱河”,并“突破了传统文学史观念,开拓了文学史写作的新路子”,它“既历时性地探索并描述我国情爱文学从古到今的数千年的演变历程及其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又共时性地揭示并论证中国情爱文学的总体特征及其规律,在史论两方面,见出历史纵深感,见出理论深刻性。这确实是一个新颖的构想”。朱德发的这些著作不仅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空白,而且标志着他已经完成了新的自我突破,实现了由中国现代文学学者向中国文学学者的转变,为其后来以历史的视角来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参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便是这种思维发展的一个标志,这标志着朱德发的文学史研究已经从断代史研究向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挺进。

      

      20世纪90年代后期,朱德发亲身经历了现代文学史研究变化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其间风风雨雨、喜忧得失,于他无不有切肤之感。在此基础上,他又把思维拓展到了对文学史研究者和书写者的主体思维及文学史理论的探讨,并从哲学的高度来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由此完成了学术上的自我超越。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学界认为,该著作“从研究者主体思维的调整入手来探索未来文学史的编写,无疑是抓住了新文学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它不仅对新文学史学的学科创设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而且对文学史研究者站在世纪之交的时代高度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进行反思与总结,也会提供较为切实的指导意义”。

       

      朱德发的全部学术成果及其奖项,都渗透了他作为人文学科的学者所具有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意识,流溢着由自我独立思考而产生的光彩,成为衔接五四精神的又一文化链条。

       

      朱德发极其重视学科建设。从1987年到2003年,他作为学科带头人,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注重为青年学者搭建学术发展的平台,助力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不断跃上一个个新台阶。1991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被批准为首批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被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这一学科又被省政府批准为山东省“十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2003年,朱德发作为文学院学术带头人,又实现了博士后流动站零的突破。这一切都表明山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整体学术水平在以朱德发为代表的第二代学者的带动下,已步入国内同学科的先进行列。

       

      朱德发在注重学科建设的同时,还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并受到好评。就教材建设而言,朱德发主编和参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达10多部。就其教学成果所获奖项而言,1990年,“更新观念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研究项目获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991年,“把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作为培养合格研究生的灵魂”获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1年,“以教材建设为龙头全面带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分别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3年,朱德发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之后,山师专门举办了“庆祝朱德发教授从教50周年暨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座谈会”,著名学者曾繁仁、范伯群、魏绍馨等参加会议。时任省委副书记王修智出席会议,专门向朱德发赠送鲜花,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感谢他为山东省教育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朱德发在座谈会上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个人能有今天的荣誉,要感谢各级领导和各届朋友的支持和关心,感谢时代为我所提供的机遇和条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为学术研究上的‘百家争鸣’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而新时期的政策更是确保了我学术追求与创新所需的源源不断的动能。在我的不少获奖证书上,乃至‘国家级教学名师’的荣誉称号中,都镌刻着或蕴含着这些‘无名英雄’的业绩。对于我个人来说,评上‘国家级教学名师’并不意味着给我的文学研究事业画上了句号,恰恰相反,它进一步激活了我的政治生命、教育生命和学术生命,进一步坚定了我‘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信念和意志。”  


名师 名家 名垂青史

      

      2003年以后,朱德发从学科带头人岗位上退下来,可其学术研究不但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减,反而随着阅历的增加和思考的深入进入了“逆生长”时期。在这段金色的岁月里,他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又发表学术论文《现代中国文学史重构的价值评估体系》(2008年第6期。该成果于2011年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于2016年10月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颁发的第四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奖);除此之外,他在《文学评论》上先后发表了5篇文章:《现代理性话语:茅盾“人的文学”观念建构》(2001年第5期。该成果于2002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齐鲁文化与现代中国文学关系的沉思》(2005年第1期。该成果于2007年7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评倪婷婷〈“五四”作家的文化心理〉》(2007年第2期)、《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三十年》(2008年第4期)、《评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第三版)》(2010年第1期)。从1995年到2018年,朱德发发表的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便有29篇之多。

       

      朱德发在这一时期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有:《跨进新世纪的历程——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朱德发主编,明天出版社2000年版。该成果于2001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朱德发、贾振勇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该成果于2004年获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朱德发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该成果于2005年4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穿越现代文学多维时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该成果于2005年获齐鲁文学评论(理论)奖)、《现代中国文学英雄叙事论稿》(朱德发等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该文章刊登在《山东师大报》

2020年11月4日总1583期第三版

编辑:管文悦

审核:宋乐洋  李玉涵

终审:尹相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山东师大报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